2024年10月7日 星期一

金光明宗禪訊106期【道次第七-3:了知金光明密系千百億示現與完美度化境,體證其所蘊含的悲、智功德】

 

113年9月

道次第七-3:了知金光明密系千百億示現與完美度化境,體證其所蘊含的悲、智功德

7.3-1 了知密系千百億示現

在密系的法教學習強調唯一本尊,但是唯一本尊的顯相(變相)仍然是依於每個密系弟子和法脈相應的因緣而生。從顯系到密系的學習,「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的千百億示現模式是一樣的,須依持正念面對眼前情境的要求也一樣,但千百億示現的度化相、用及其所代表的視角卻大相逕庭——顯系千百億示現之境遍一切處,範圍囊括行者生活日常所對應的人事物,其意涵是本覺自性的流露,在法報化三身的受用上屬於娑婆這層時空的化身顯相,法義上稱此示現為「本佛的化現」;密系千百億示現之境源自法脈傳承的身口意三密,範圍限縮在依行者持密法對應和法脈傳承有關聯的大手影,其視角是觸發本尊接引的相應處,法報化三身的相、用會從這層空間的化身顯相,到殊勝莊嚴的光明報身顯相,法義上稱此示現為「金光明的幻化」。

金光明密法的功德力得以運用並產生度化,源自於密系受法弟子生命內在接受了一個最殊勝莊嚴的本尊,這取決於行者的宿世因緣和現世的修持。實修上,行者無法以有為的意識心決定內在本尊要以何種形相、在何種時機顯現,一切都由「金光明」的運轉來決定。

密系弟子應學習面對法脈傳承時,敞開心門「觀察與聆聽」,感受與傳承導師之間的心靈交流,體會一個明白老師之所以能成為明白老師的所在,並讓那特質的力量打入生命內在,醞釀成為上求佛道的大信心力。此時,明白老師可以藉由密系弟子的大信心力,透過內在千百億化身佛的救度系統,在正定中接引進入金光明海——這是生命重生、新生的一刻,行者已完成來人間的使命。親證金光明的行者,將邁向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菩提運轉,執行一件來自最高法界金光明海的新任務,並以平常心達成任務。

純淨而堅定的「信力」是開啟密系千百億示現的敲門磚,行者透過金光明禪法的學習,可以認識佛陀千百年來以心傳心的「覺性」,依此正覺產生的般若智慧,可確認金光明密法是真實不虛的瑰寶,進一步擺脫外相上的干擾,對密法生起真信皈命,窺得其堂奧。唯有透過禪法,行者才能見到密法的真實與殊勝,宗門演說禪法的目的,即在藉由顯系度化境的淬鍊,幫助行者對修持的障礙去蕪存菁,補足領受密法的資糧,了知密系千百億示現,榮耀殊勝難得的金光明密法。

7.3-2 了知密系完美度化境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在上品上生花開見佛後,即證入金光明海,金光明海是十方三世諸佛法身安住的秘密處;過去佛、現在佛、乃至未來佛都安住於此,佛法也稱之為常寂光土。當信眾一心念誦「阿彌陀佛」聖號時為例,真正接引他往生彌陀淨土的是阿彌陀佛的報、化身,彌陀的真身(真實法身)實則安住於金光明海中,實相世界本有的金光明力量,即藉由彌陀的願力化現一個西方極樂世界,以彌陀的形相、法音為介質來接引與祂有緣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

讓我們以布偶戲做例子:過往諸佛、菩薩就好比是一個個不同裝扮的布偶,「金光明」這個宇宙造化運作的大能,則好比是那雙讓布偶活躍於舞臺的手,眾生喜歡看的是被手掌操控駕馭形形色色的布偶,表演著劇情高潮迭起的戲碼,但不要忘了,畢竟是舞動布偶的手賦予了魁儡戲完全的生命!金光明是法界本有度化力量的源頭,當祂顯化成特定形相時,就顯相成為如彌陀、藥師、觀音……一脈脈運化度眾的方便法門,接引與之有緣的眾生到各聖尊願力所化現的國度繼續修學,直到圓滿成就旋即回歸金光明海。金光明密系千百億完美度化是直接源於金光明的殊勝法流,金光明本尊是行者搭上這條法流直接回歸金光明的唯一嚮導和媒介,完美的密系度化境則是行者召喚本尊的必要條件。被金光明密法救度的弟子,生命的所有業障當下被消除淨盡直接回歸金光明海,而非帶業(淨業)往生十方其他的佛國淨土。

度化境是完美的,也必須是完美的!只有完美的度化境可以讓行者心悅臣服的領受,這完全的攝受力才能度盡行者不完美的無明愚痴。面對度化境,等同面對諸佛、菩薩的加持,必須恆持正觀的大圓鏡,排除因果業的干擾,才會發現完美,需要領受度化的只有行者自身一人,我們稱之為「唯一的行者」和「唯一的眾生」。這條貫穿從顯到密的法義和實修的軸線,會隨著行者由顯入密的深修,度化境從廣闊的360度逐步收斂、精純到指向法脈傳承的唯一1度,也唯有這樣的集中和收斂產生的能量,才能成就密系千百億的殊勝度化。

顯系學習幫助眾生回到實相義理的中心,若是要回歸殊勝的金光明法界,就得進入密系的法流修學,此時,密系弟子三業裡面的無明精細慢心和疑心是必須被照見的障礙,本尊三密外顯的悲智相、用則是密系弟子要去認識和領受的密系完美度化境。處理因慢心和疑心導致無法真信皈命法脈傳承的障礙,行者才能找到藏在生命深處最莊嚴神聖的高能空間,這個純淨無雜的高能空間是相應本尊三密所顯現的位置,也是真實本尊被召喚顯相出現的地方,當真實本尊顯相,絕對的完美接引就會實現。

由以上的論述可知,密系弟子三業的淨化和相應真實本尊,是了知密系完美度化境的必要過程,此時三業的淨化和相應已不是一般的持戒守德和去惡從善,密系弟子必須依持密法正念覺察,於度化境的度化,深修懺悔、讚歎、禮敬、供養、隨喜五要相應。深入度化境實修五要相應,可以蠲除修習密法不能相應的過患,更能彌補相應緣法(法度戒修持)的闕漏和不足,是累積密法福慧資糧的必要功課。

7.3-3 體證密系慈悲與智慧的功德

就實相的核心來看,顯系、密系有無差別的共體和迥然不同的相、用;顯系植於法身體性的位置,從法身體性產生屬於顯系的相、用,在生活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可觸及的娑婆萬象中建構屬於顯系的實相世界,例如「青青翠竹、鬱鬱黃花」可說都是由體而顯的報化相、用。密系從法身體性產生的報化相、用就不只侷限於低能下界這一層業報的時空,祂可以是高能上界莊嚴、光明、高大的顯相,因此,當眾生探問:「實相是什麼?」阿羅漢、菩薩和佛給答案是不同的!之間的差異可以說明正覺、正等正覺和無上正等正覺三者的証果是不一樣的。「懺悔、讚歎、禮敬、供養、隨喜」五要相應,從顯系的廣修到密系的深修,行者對於金光明千百億完美度化所示現的悲智相、用和領受的功德也必然層層不同。

有了顯系的自覺體驗,有必要體證密系慈悲與智慧的接引功德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因為「慈悲」與「智慧」是清淨覺性在法界運化自然流露的大相、用,也含藏了密系度化境裡的秘密。「慈悲」與「智慧」顯、密功德的領受,是窺探大道運化真理的必經途徑,也是個體意識經法脈回歸整體意識的唯一鎖鑰。悲智度化境必須勝義解之,不可用世俗義解讀,也就是說,必須透過實修正觀覺察始能勝義解之,而不可用世俗頭腦妄心去思維解讀。

認識和了解了金光明(本佛)在人間示現的身、口、意利生事業,透過修持將行者的「身口意三業」和金光明(本佛)的「身口意三密」相應,可以幫助行者獲取真實本尊「慈悲」與「智慧」度化的功德領受。

(1) 佛的「身」事業︰依於法一切境相皆為佛身,都是金光明(本佛)的示現;舉凡人世間的一切善惡對待、是非曲直和功過的顯相,乃至於山河大地的物換星移顯相,在本佛千百億度化的功德力攝受下,都能對有緣的眾生起度化的功用,都是佛的「身」事業。對於修持密法的行者,這一切的功德展現將被觀修在法脈「根本導師」的身行上。因緣顯相雖有不同,但其中蘊含的慈悲與智慧並無不同。

(2) 佛的「口」事業︰依於法一切音聲皆為佛音,都是金光明(本佛)的示現;舉凡人世間的一切善言惡語、讚譽毀謗和喜怒的音聲,乃至於山林田野的蟲鳴鳥叫,在本佛千百億度化的功德力攝受下,都能對有緣的眾生起度化的功用,都是佛的「口」事業。對於修持密法的行者,這一切的功德展現將被觀修在法脈「根本導師」的口行上。因緣顯相雖有不同,但其中蘊含的慈悲與智慧並無不同。

(3) 佛的「意」事業︰依於法一切所思皆為佛智,都是金光明的示現;舉凡人世間的一切因明邏輯、思維反省和起心動念,乃至於大千世界的靈犀感應,在本佛千百億度化的功德力攝受下,都能對有緣的眾生起度化的功用,都是佛的「意」事業。對於修持密法的行者,這一切的功德展現將被觀修在法脈「根本導師」的意行上。因緣顯相雖有不同,但其中蘊含的慈悲與智慧並無不同

越能體會眼前化身佛、報身佛是來救度行者的,對金光明(本佛)的事業就能越明白,也就更確認來世間的目的不是為了受苦,也不是為了享福,更不是為了功成名就,唯一使命是經由每一段修行因緣層層學習,讓行者身歷其境體驗感受,在境中觀修,使生命得以淨化、昇華。直到能完全皈依化身佛度化,領受報身佛接引,最後同體見證至高無上、神聖莊嚴且三身一如圓滿的金光明,體驗生命真實永恆的存在,以及金光明(本佛)慈悲愛力的妙法運作。

~金光明~

 節錄自

道次第七-3:了知金光明密系千百億示現與完美度化境,體證其所蘊含的悲、智功德


2024年7月5日 星期五

金光明宗禪訊105期【道次第七-2:由受持之密法正念,開啟密系度化境,深修懺悔、讚歎、禮敬、供養、隨喜五要相應法, 表明密系「覺行相應」的行相,敬領法脈傳承的示現度化,相應本尊接引】

 

113年6月

道次第七-2:由受持之密法正念,開啟密系度化境,深修懺悔、讚歎、禮敬、供養、隨喜五要相應法,

表明密系「覺行相應」的行相,敬領法脈傳承的示現度化,相應本尊接引】

7.2-1 認識密系度化境

密系度化境所表達的一切意涵可以用「大手影」來概括說明;大手影是本尊身、口、意對弟子示現的所有度化。在密法的修法觀境中,本尊的身、口、意等同佛的身、口、意,從本尊身、口、意流露的一切思、言、行作為具足清淨與悲智的內質,法義上稱此神聖清淨的內質為「三密」。行者受持密法成為密系弟子後,不淨的三業在面對密系度化境時,須淨化轉變以相應本尊身口意的三密,這就是三業相應三密。一旦相應三密,即獲得真實本尊,後續「本尊接引」的程序就會被啟動。以上為密法行者的修持,此「本尊相應法」亦同為「上師相應法」。

「大手影」是金光明宗對於密法修學獨特方便的解說,是顯與密的不共之法。「大手影」代表密系度化境一切可能的涵蓋範圍,也是本尊度化之手對於密系弟子施予的悲智引導,整個密系的法教裡面處處充滿著大手影的學習,在本尊相應法未成就以前,「大手影」既是本尊三密施予悲智度化的位置,同時也代表密法修持的重點和方向,故而亦可稱作「大手引」。密法行者必須透過「大手影」認識密系度化境的悲智相用,在密系度化境裡面去相應本尊深密在外表平常顯相背後的金光明(祕密)心,由此觸發生命悸動,感受甘露法水的滋潤生命,相應本尊、成就本尊接引金光明海。

密系度化境的體悟和顯系度化境的體悟,兩者有所不同;當習力持顯系禪法通過眼前度化境時,如果有產生懺悔、讚歎、禮敬、供養、隨喜五要相應,行者會呈現覺力的成長,前時所成就的習力,將與覺力合一融合,若已見性者,後續的成長,稱為習養力。五要相應的觸發點可以是行者眼前所有的一切境,所有的一切境說明了行者修持顯系度化境時具有的寬廣度和自由度,一切皆隨緣擇取,無需也無法強求,平時應廣修五要相應即可,廣修五要相應產生的正知皆會增益和回饋顯系行者對於清淨覺性的所有正受。

到了密系的修學,「大手影」明顯限縮和規範了密系度化境的範疇,目的為了達到本尊相應所必備的熱度和集中,密法弟子持著密法正念修持大手影,對密系度化境的度化,深修懺悔、讚歎、禮敬、供養、隨喜五要相應,過程中必然的自覺:和密系度化境緊密相連的本尊大手影才是修持五要相應的觸發點,密系弟子必須隨順來自法脈傳承的因緣深修五要相應,而非個人的因緣或者好惡的擇取。深修五要相應產生的正知功德,會滋養行者對於本尊的真信皈命,增益並回饋密系行者對於法脈傳承功德力的正受。

「大手影」看似抽象,在密法實修上卻是必修的密系具體觀境,也是法脈傳承功德法水的汲取處。面對密系度化境,密法弟子需深修五要相應,淨除生命精微隱晦的雜染,才能相應為更殊勝的本尊度化。

7.2-2 依教奉行、如法實修

金光明法教的學習,因顯、密修法的屬性不同而有不同的鋪陳:於顯,我們用「金光明本佛」代表本有覺性的實相真理,本佛是諸佛共體的「真身」,顯系行者持禪法正念面對眼前境界,領受的度化就是最終對顯系本有覺性的完整體認,依此可成就顯系的果位。於密,我們用「金光明本尊」代表法脈傳承之相應接引,是認識究竟真理的「關鍵媒介」,對密系弟子而言,本尊代表神聖莊嚴且絕對特殊的存在,神聖莊嚴指的是密系弟子持密法正念面對眼前境必須呈現的觀境內涵,依於這個聖域空間所化現的本尊顯相對每一位密系行者而言是絕對特殊的存在,於一切境界中觀修本尊的悲智顯化,漸次圓滿相應本尊度化的因緣,最後能成就本尊(上師)相應的真實內涵,回歸法脈源頭、體證金光明大道。

同樣是領受度化,顯系法義鋪陳了千百億完美度化的開放系統,密系法義則是規畫密系弟子依於法度戒而相應千百億完美度化的封閉系統,密法弟子必須從個體出發,將原本一切境的發散學習逐漸收斂、集中,凝聚到和其根本上師關聯的單一軸線,讓相應功德產生的光與熱自然集中在本尊接引的位置,成就接引所需唯一且至高能量區間——本尊現前的所在。

「依教奉行、如法實修」是修持佛法成就的必要條件,不論禪法、密法,行者都是透過「妙法正念」總持所修法教的一切義,在身、口、意三行不離「妙法正念」的要求下,於歷緣對境時能於聞思「表明法義」,於實修上「表明行法」,具體實踐「依教奉行、如法實修」。當然,宗門密法的要求比禪法更為嚴謹、專一和絕對,由顯入密的過程,完善的禪法基礎能幫助行者輕易排遣面對密法「嚴謹、專一和絕對度化」可能產生的散亂和疑心。行者在堅實的禪法基礎上生起對金光明的正信,才能對金光明法脈產生真實的皈依,在修法上一門深入,真信皈命金光明本尊,深入金光明的法海。

密系行者修習密法,只要平日如法實修,使自己在法上的因緣如深植於地的樹根,堅固不變,並深信「本尊接引」必然發生,則縱然生時尚未接引見證金光明,平日修法的功夫與信心也必將成為臨終時被救度的根本資糧,臨命終時必然會為本尊所救度。密法弟子生活不應擔心受怕,惶恐死於非命得不到救度,而錯失了與金光明宿世的殊勝因緣。有接觸金光明法教,或見證金光明實有的人,不論其生前修行的等級如何,臨命終時必然得到金光明本尊的救度,回歸金光明海,這便是金光明無上功德力的示現。

7.2-3 我引導你去認識祂,當你認識祂,你就認識我

「我引導你去認識祂,當你認識祂,你就認識我」。第一句的「我」代表密系行者修持密法的傳承根本導師(金光明本尊);「你」指的是行者自身;「祂」指的是金光明(海)究竟真理;最後一句的「我」指的是代表金光明(海)究竟真理引導眾生的金光明本尊(傳承根本導師)。整段話說明要達到法界最究竟成就,需仰仗密系千百億完美度化的殊勝接引,行者的生命內在必須與法脈傳承(本尊)相應,透過本尊(法脈傳承)接引,才能認識整個千百億完美度化的真理運轉。

金光明的法教是一個源自最高法界的秘密之法,是直達究竟源頭的接引救度,不是由下逐步而上的層層透析。這個最高法界應化的大密法在接引度化眾生從凡夫位直抵究竟時,需要一個「真實本尊」作為介質,金光明傳承根本導師在密法度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這個介質:其主要責任是將整個法界度化系統,完整且正確的傳達出來。行者透過修法直接得到來自最高法界本有力量(金光明)的救贖,而非是源自法脈傳承根本導師自身個人的力量。所以,如果傳承根本導師有大神通,那是金光明的大神通!如果傳承根本導師有大威德,那是金光明的大威德!但傳承根本導師也必須是親證金光明「無我」的明白老師。如同過往諸佛、菩薩的垂跡世間,同樣是基於「無我」的特質,方能成為金光明千百億度化系統的大用運轉。

這世間所有一切的法教,其顯相都是有為法;金光明的真實功德讓法脈傳承扮演明白老師的角色,在人間以有為的形相傳遞無為法。行者找明白老師學法,與明白老師的本誓(四菩提願)訂下神聖的三昧耶誓約(契約),這個貫穿四菩提願、三昧耶誓約的法就是無為法,此時,密法弟子需要有絕對的信念,不可再起疑,應謹守修法的險地與默契,靜心、安心皈命學法,這樣,金光明度化行者的誓約就已無形間建立下來。若有違犯,應當懺悔,並重新取得明白老師的允諾方可。深密的佛法,必然要與明白老師本誓訂下神聖的三昧耶誓約——解脫的勝妙緣起,否則,任憑所學的法多麼瑰麗、可觀,其依然是無由解脫之有為法。「法」從金光明應緣而生,「法」是指明白老師曉示眾生一切所說、所傳之言教及心法、心要、口訣。能了解此當可明白,依明白老師所傳之真法而實修的真諦。

金光明是生命的「至真、至善、至美」,祂深深了解眾生內在志求解脫的渴望,因此用各種方便示現來導引眾生邁向菩提之道,這種無私、無我的悲心流露,便是金光明的大愛。千百億完美度化體系中的大小老師,都具備有這種「大愛」的特質。行者唯有透過持法靜心的觀察,才能夠超越眼前成、敗、得、失,見到其背後所蘊藏的大愛,而不致墮入因果好壞的撿擇與批判。

行者受持密法後,即依各自因緣修法深入,於因緣成熟時,將於內在的高能空間本尊(化身佛)現前來,引導行者進入金光明海,認識法界造化的真理,體證金光明。密系化身佛(本尊)的接引主要發生在三種情況:一者是深入禪定中,二者是睡夢(夢禪【註】)中,三者是臨命終時。不論是哪一種狀況方式,都代表一種「正定」,都會出現光明法相的化身佛(本尊)接引。

金光明具有無限的功德力,只要行者真心皈命(自力),都可在密法的學習上獲得他力的幫助。

【註】夢禪顯、密系皆有,在密系時通常是指受持密法的行者在白天修持得力正受後(例如悸動),而自動將所獲得的正受(悸動)延續至夢中繼續深入的狀態(例如夢中接引金光明海,其他者有夢中受法等)。

~金光明~

 節錄自

道次第七-2:由受持之密法正念,開啟密系度化境,深修懺悔、讚歎、禮敬、供養、隨喜五要相應法,

表明密系「覺行相應」的行相,敬領法脈傳承的示現度化,相應本尊接引


2024年4月30日 星期二

金光明宗禪訊104期【道次第七-1:皈命金光明密系千百億示現完美度化法教,受持金光明密法】

 

113年3月

道次第七-1:皈命金光明密系千百億示現完美度化法教,受持金光明密法】

7.1-1 皈命金光明密系千百億的示現與完美度化

金光明禪法和金光明密法是接續合一的微妙法,其中正觀正念是開啟法鑰的基本門檻。禪法「視眼前情境為本佛化現」的觀境萃取而得的空性智慧,可以幫助行者遠離、超越世間諸苦,了悟並解脫個體生命的同時,顯系千百億完美的「度化境」裡揭示行者從因果業境的自我超越到完美度化的領受,當中蘊含比自覺自利更深邃的意涵;行者在持法廣修五要相應的過程,會觸及諸佛菩薩在顯系引導眾生如何從自覺自利邁向覺他利他的慈悲與智慧。因此,從個體生命的覺醒邁向法界整體意識的融入,禪法的自覺在行者的生命裡埋下一顆菩提種,預先為回歸大道揭開完美的序幕,於焉法教明示:禪法是密法的基礎,是彰顯密法榮耀的前哨站。

密法「視眼前情境,是本尊慈悲與智慧的示現」的觀境是架構於禪法觀境之上的法義,更上一層引領行者認識佛海浩瀚的奧密、法報化三身法界的運轉,以及密系千百億完美的度化。講述的是行者如何相應恭領本尊的慈悲與智慧,透過「本尊的接引得度」認識非自力所能及的深奧法界,回歸金光明大道。

顯系和密系的觀境不同,功德量不同,帶給生命的利益也不同。「顯系千百億」代表無限的機會和可能,每一個顯系行者都有屬於自己可以擇定的因緣和契機;「密系千百億」雖然也代表無限的機會和可能,但談的是法界金光明下化因緣的各種可能示現,對密系行者而言,上求的因緣並非自我的擇定和主張,唯一的因緣和契機就是依法領受並相應「本尊的接引得度」。在尚未相應「本尊接引」之前,行者得要在眼前度化境中不斷的學習成長,透過淨化身口意,努力降伏妄心、排除相應密法的干擾……當達於真信皈命,接引的因緣就成熟了!

談到真信皈命,雖然顯系禪法也有「皈依」的要求,但其主述重點落於法教實修所呈現的正觀之境上,行者透過恆持禪法正念讓生命進入法所規範顯系化身佛的度化國度(皈依),在當中領受自覺的教化,得到生命自莊嚴的功德。密系的皈依,主述重點在於能觸發密系接引的關鍵處,我們可以總括以「真信皈命」來表明,傳承根本導師是法脈的總持和代表,既是密系弟子修法的嚮導,也是最真實的依靠,行者的皈依當視上師的身口意和佛陀的身口意無二無別;上師的一切言教與開示等同佛陀的教化,並奉行不渝,如此才可承受法脈傳承的最大功德。上師和弟子透過皈依的儀式,彼此在法上建立一種「師徒」關係,情感上「如父似子」,藉由法門傳承的殊勝功德力,將成就密系千百億完美度化系統的接引。

密系千百億屬於完全自然的度化,需要一顆完全純真的心靈,不容絲毫人為的設計和造作,只要心誠意正實修,必可即生得度,這就是「皈命」的真實內涵。

7.1-2 修持密法的默契與險地

行者學習金光明密法,在不能如實見法(相應本尊)之前,「認識修行的險地,並遵守修行的默契」是保護行者自我行持的不二法門。「一心皈命」和「唯信得度」是所有密系法教強調的共同點,也是成就密法修行的必然要求。密法的學習特別注重善護念相應緣法,意思是具格的密法弟子要善於守護修行的默契與險地,才能相應並圓滿密系的度化因緣。如果說恪遵五戒十善是禪法實踐覺行相應在世間生活的戒相要求,那麼善護念相應緣法就是密法達到相應本尊必須相應的戒相,意即修持密法的默契與險地,我們稱之為「法度戒」。

默契,指的就是維持修法的四個純一 —— 一心、一法、一緣、一境,包括對法教傳承「一心」皈命,專於「一法」深入,精進不退產生「一緣相」進而相應本尊度化的「一境」。意即修法的純正性與完整性之保持,不受他法所雜染影響。或指法的修持,傳承根本上師是唯一的指導,不可接觸或接受其他上師(或善知識)的法教。即於所修之法門(須確定是能使覺悟之正法),一門深入,於此法門之知見外,不接受任何它宗、它派之知見;於此法門之善知識外,不親近任何它宗、它派之善知識。如果不能守住修行的默契,就可能墮入修持的險地。

險地,即行者持法最脆弱、知見不穩固、煩惱增生、心靈徬徨之所指(或狀況)。一般而論,修行的進展過程,會有或多或少階段性的險地,在修行的階段進展上,每一個轉換點是行者的險地,天魔最易侵入破敗行者的行持,退轉行者的佛心,當此時機出現時,若行者不知堅守修行的默契,則將發生:

★ 為它宗、它派所攝,重新起步。(此種情形容易在同一行者身上發生多次)

★ 為外道所轉,轉修外道法。

★ 為天魔乘虛而入,破敗行者行持。

★ 退失道心。

任何不可思議的法教「不可隨意明示於他人」,以免悟性不夠的眾生在未能明辨之前便心生毀謗而自斷慧命,這種對密行者「有選擇性」的因材施教,應機說法,也是諸佛、菩薩護念眾生的悲心流露。行者領受不可思議的密系法教後,若未經傳承根本上師許可,基於保護行者自我修行及避免傷害其他眾生慧命的考量下,便有「不可向他人明示」的戒條規定。又行者選擇以密行的方式學習密法,並謹慎維繫修行的默契及注意修行的險地,將有助於使修行的障礙減至最低。

修持殊勝的密法又像是接觸毒蛇猛獸一般,「我執」和「我見」則是邪行的行者獻給毒蛇猛獸的貢品,是誤踏險地、喪失默契的潛因,我執與我見的干擾,會令行者喪失對「法」的正信正解,在不知不覺中,被心魔吞噬而不能自覺。反之,如果能有智慧大力超越修法的困難和障礙,也將承受其最殊勝難得的加持,成為法脈傳承時時護念的法王子。

修行的險地是修持毀壞的前因,修行的默契是入道的助緣。行者涉足險地,成道無期;不懂默契,法器難成。能依持主法正念就不悖離修行的默契,能堅持如此,則於修行過程必然發生之險地,可安然通過,更上一層。

7.1-3 受持金光明密法——相應本尊的開始

禪法的反聞最後會相應「本有覺性」,到了密系,這個反聞要創造並凝聚一個「相應本尊」的功德,「相應」是成就禪法和密法必經的道路,行者受持禪法,啟動相應本有覺性的微妙之門,藉由顯系千百億完美的度化境去見自本性;當行者受持密法,則開啟了相應殊勝法脈傳承本尊的祕密之門,在既有的禪法基礎上再進階,賦予度化境更豐富深邃的意涵。相對於顯系強調的娑婆無明,行者在密系修學重點是對法脈傳承本尊的信力相應本尊所得之,精純的信力是達成本尊光明法相接引的唯一途徑,因此密系的度化境都是在淨化、排除本尊信力成就所有可能的障礙,直到因緣成熟具足的時候就能相應本尊而信力成就。受持金光明密法、領受殊勝密義是相應本尊的開始,行者理當以最高的敬意、最虔敬的心敬領密法,為密系前前後後的接引開創好的緣起。

由於密系相應的核心標的是相應本尊,藉此成就本尊接引金光明海,在到達相應前的大小體驗和收穫都是信力的蓄積醞釀和準備,其道理就像要奔向外太空的飛行器,如果沒有達到脫離速度的能量要求就會被困在地球表面,無法脫離地心引力的牽引。因此,密法強調最高的信力達成沒有權法和實法的分別,修學狀態跟顯系的因地法量有所不同;顯密修學雖然都有度化境,修的也是行者的無明執著,但若是沒有掌握到密系信力成就的要點,有可能修來修去還是圍繞著顯系禪法的覺力,無法在密系相應成就。

為什麼相應本尊如此重要呢?在深妙的金光明法界,代表從金光明海下化眾生的法脈傳承本尊,法脈本尊不需要三頭六臂神通變現的能力,但必須是金光明的真實體證和法脈傳承的擁有者,唯有如此才具格成為這個航程的領航員,相應本尊是進入航程的唯一途徑;好比一個大宅門的總管,雖然不是家財萬貫的宅院主人,卻掌管進入宅院的鑰匙,並對於進入宅院的途徑瞭若指掌,想入門參訪捨此總管別無他方。金光明運用「本尊」這個媒介,在和祂有緣的密法弟子之間建構接引管道,想接觸金光明、體驗金光明,必須受持密法,透過唯一的媒介——親近本尊、相應本尊,最後在本尊的引領下遨遊、體驗金光明大道。

人間有限的時空使我們無法有足夠的智慧,直接信受明白金光明的真實功德,密法的傳遞上,運用金光明的傳承本尊(以根本上師為代表)為方便來觀修金光明的一切功德。金光明的傳承本尊代表了金光明的示現,要想觸及金光明,必得觀想金光明的傳承,也唯有觀想金光明的傳承,持誦傳承的心咒,才能循方便趨近金光明之究竟。從修習金光明密法開始,行者要去體認、發現金光明的法脈傳承是法界殊勝難得的契機,金光明本尊是稀有難得的示現,由此真正生起對法的「信靠」,這個法的力量才能深植入行者的心中,成為與生命息息相關的共同體,這便是「真信皈命」與「自然的觀想」。受持金光明密法是相應本尊的開始,本尊顯化的化身佛會自然出現在修法度化觀境的過程中,使行者領受到金光明密法的心髓。

不同於顯系禪法,密法的修持上必須——「視『金光明傳承』為本佛的化現,金光明的幻化示現」,透過相應本尊獲得接引金光明的功德,這就是佛法在密系度化接引的正知見。欲接受密法傳法者,必須遵守以下五點要求:

★ 本密法不可明示他人。

★ 以至誠心發四菩提願。

★ 以至誠心三皈依。

★ 願持禪修根本五戒:不殺生戒、不偷盜戒、不邪淫戒、不妄語戒、不飲酒戒。(暫准吃不眼見、不耳聞、不為我殺的三淨肉。)

★ 每日至少修法二小時。

~金光明~

 節錄自

道次第七-1:皈命金光明密系千百億示現完美度化法教,受持金光明密法


2024年1月16日 星期二

金光明宗禪訊103期【道次第六-3:親近金光明法脈傳承──只有開顯本有覺性、了知金光明海,認識並代表本佛接引眾生的大善知識,才能傳授最究竟圓滿的金光明法教】

 112年12月

道次第六-3:親近金光明法脈傳承──只有開顯本有覺性、了知金光明海,認識並代表本佛接引眾生的大善知識,才能傳授最究竟圓滿的金光明法教】

6.3-1 金光明法脈傳承與顯密三皈依

「法脈傳承」代表佛法心髓的真實存在,以口語說就是「真傳」,擁有佛法的真傳代表有真實的體證,可以擔任佛的傳承人,如同過往諸佛,雖然各自的夙願和緣起有別,但都擁有真實法脈的傳承,可以傳布佛法的真實意涵。

在人間,每一法脈傳承的流傳時間或有長短不同,於實際分有內傳承、外傳承之別──外傳承指師徒代代相傳的脈系,通常以信物或法器作為表徵,是一種形式上的傳遞;內傳承指師徒代代相傳的法印,具有能續佛慧命的真實內涵。法脈傳承通常應具形式表徵的外傳承和實質內涵的內傳承,若是因緣不具無法兼顧時,佛法學習的擇定當以具備實質內涵的內傳承為優先。末法時期佛弟子對於傳承的認識不能僅止於形式上代代相傳的表徵信物,更應重視代代相續之間有沒有真實內涵的延續?就像電力系統的輸送,不能只是把線路加長、延伸,關鍵在最末端的電力供應是否正常,每一段的延伸是否能夠把電力承續傳輸?

所有佛法的傳承,不論其長短,於顯,若不能直契當下圓滿佛性的核心,於密,若不能回溯到究竟金光明,都不足堪稱為正覺之教。金光明法門雖然沒有悠久顯赫的外在傳承,卻具備最真實古老的內傳承。依上所述,金光明法脈傳承根本導師須具備以下四個要件:

一、已開顯超然的覺性者。

二、認識金光明本佛者。

三、了知金光明海者。

四、代表金光明本佛導引眾生者。

法脈傳承根本導師是佛法的靈魂和生命,密法行者必須要仰仗根本導師的法脈加持與指導,只有根本導師有法脈功德,才能給予印心及傳法,所傳的法教也才是真正的佛法,可以成辦一切利生事業。

金光明行者的修持,是從具正觀的正念位置開始。透過恆持,將生命中心移到這個位置產生「住心」,讓「住心」蓄積功德產生能夠排除遣離世間因果業境習氣干擾的三昧力,這就是顯系的「皈依一法」。顯系學習培養的定慧力,讓行者對上師的形相產生清淨的慧觀,堪足具備正信領受深密的度化,此時才堪得進階到密系的「皈依一師」。

顯的皈依是一個廣面的皈依,意涵上代表學習者對於整體佛法的認同和確定,透過顯皈依入佛門,佛弟子可在浩瀚佛法(禪法)的學習中探求眾生本具圓滿佛性的共體,體證古德先賢所說的大道之義。顯的皈依通常只需一次即可,多做無益,反而凸顯學佛者於入聖道的心態三心二意、舉棋不定。密皈依是深化的皈依,代表擇一法門深入的確認,透過密皈依的進階,佛弟子可在深密的佛法(密法)學習中探求諸佛菩薩上求下化的悲智行願,以及依於大道之體所起的報化相用接引,體證法報化三身一如的真義。如果密法行者對於先前的確認產生疑心和困惑,必要時得重新密皈依。以挖礦為例,顯皈依代表確認了挖礦這件事的總體利益和價值,並且願意付諸行動實踐;密皈依則表示身體力行深入後另發現了相關礦脈,決定投注更大的心力深入開採以獲取最大價值的礦產。金光明宗帶領行者「顯密大皈依」,期盼行者能跟隨宗門的法教一門深入,先顯後密,一路直抵法界究竟。宗門法教的學習就是「直達車」,皈依行者能篤定心志,必能獲得既廣且深的學習。

「佛法僧(師)」三皈依,佛,代表著究竟真理的源頭;師和僧代表著承繼真理法流的傳承或善知識;法,是傳承接續最重要的位置,上承佛的真理聖言之教,下接一切師和僧對眾生的教化,讓佛的法身慧命得以跨越時空,世世代代地傳承接續下來。有佛、有師但缺少法,佛的大道真理無法在世間流布,下化度眾的利生志業也將無從開展。「三皈依」是條神聖莊嚴的道路,過往眾生生命的中心在妄心習氣上,現在行者要將之移轉到法上,讓法來成就對行者的度化,使之獲得一個本來清靜的淨土。

修習金光明密法,要自我去體認發現「金光明的傳承與法脈是法界殊勝難得的妙法」,如此真正生起對法的「愛」,這個法的力量才能深植入行者的心中,使這個法成為與生命息息相關的共同體,這便是「真信的皈命」與「自然的觀想」。此時,化身佛自然會出現在度化境修法的過程中,幫助行者體悟到金光明密法的心髓。

6.3-2 三神聖與六相信

密法二階段內涵的相應,前者需要透過法脈本尊示現度化境的化身佛之教導而得到學習,後者,光明法相化身佛的顯相接引代表神聖且絕對的度化,需要密法弟子以最高的敬意、最神聖的心去相應。「三神聖」所表達的就是進入這個神聖度化之門的途徑,了解金光明是生命究竟最終的歸處,密法弟子所有學習均透過金光明法教度化境的學習領受度化。法脈傳承根本(導)師是世間聖言教的傳遞者,對於金光明的最終皈依必須從根本(導)師的「真信皈命」開始,這個「真信皈命」所需具備認知和做法就用「六相信」來表述。因此,我們稱「三神聖與六相信」為密法的具體思維,只要行者對自己所承受的金光明殊勝法教(度化境)透過慧觀能真正生起隨喜、供養及讚歎之相應心,即和這個悲智大愛度化接引管道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此,當因緣成熟之時機到來,自然即時接引得度。

由上,密系弟子對根本導師的恭敬、信心,是密法行者能夠回到金光明海的主要因素,然而,這些「禮節」、「儀規」,傳承根本(導)師皆不染不著、不增不減,這就是金光明本佛的內涵和特質。根本(導)師是本佛千百億度化示現的代表,代表金光明最高法界於人間的垂示:一條殊勝用以接引與金光明有緣密系弟子的法脈。

能實踐密法的具體思維也代表密法行者的「大皈依」,什麼是顯密大皈依?它是一種真正的皈命──完全的信任和託付。不僅代表了行者發乎真心的讚歎和感恩,更代表了行者對通往真理之路有完全的信心和肯定!在金光明密法上,僅僅只是一心皈命,就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能沐浴體驗金光明覺性大海,當下開悟,當世解脫。

「三神聖與六相信」是宗門弟子參與法門活動應具備的認知與提引,也是啟動密系救度機制的催化劑。法門的一切活動都蘊含著金光明的方便與愛力,每一個方便都有隱藏著令行者契入大愛的契機,行者應靜心觀察,體會感受金光明的「愛」,最後認知金光明是法界裡至高無上的大愛,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救度的力量。

6.3-3 善護念相應緣法(法度戒)

禪法強調的是破幻的覺性及榮耀密法,它允許行者自由的選擇眼前的一切境,持法在情境中體證覺性、認識法性,我們稱這個修持為「破相入體」──破除眼前境的障礙契入法性當體。

密法的修學是要相應本尊接引金光明海,相應的本尊有修法上的密意及設定,源自於法脈傳承的相應緣法,不是行者自我的決定或選擇。相應要求是在禪法正觀及密法度化境合一的正念基礎上,目標是能對法脈傳承的顯相轉凡為聖,稱為「破相入用」──破除相應本尊的障礙領受傳承本尊光明報身的接引。

本尊光明報身的接引代表法脈傳承度眾的獨特管道和殊勝的因緣,促成殊勝度化的發生是密系弟子修法需要努力的關鍵位置,修法上法度戒的密意就是行者相應本尊的密系度化境,祂含括傳承的一切示現和顯相。密系弟子面對眼前一切境觀修成本尊身、語、意的示現,並真實領受其導引和度化是圓滿成就密法相應的必要條件,這是專屬於密系修持的相應緣法,能恪遵相應緣法的要求,可以排除弟子修持密法的疑心障礙;能善加護念相應緣法,可以增益修持密法的相應,相應緣法是領受密系度化的必要緣起,也是成就相應的最終要件。簡言之,正觀是顯、密的共法,若是把禪法對應眼前一切境當成360度的度化境,密法行者所面對的本尊大手之投影(大手影)的相應緣法就是360度中被法脈擇定的唯一1度密系度化境,顯系度化境的習力培養可以幫助行者排除359度眼前顯系度化境的干擾,通過這層淬鍊的行者才俱備挑戰最後1度密系度化的條件和能力。

受持密法修行過程中,境界對行者的一切考驗與試煉都代表了佛、菩薩悲心的流露,行者如果缺乏柔軟的心與真誠的信,必然落於世間凡夫對善、惡相及順、逆境的揀擇,很可能中途退失道心,無法承受佛、菩薩的加持與護念。因此,修密並不容易,行者必須在禪法正念有「由顯入密」的正知來支撐其正信,才能真正受持密法,得到最大的功德與成就!這個「由顯入密」的正知便是本道次第要求行者薰習鍛鍊的課題,由前所歷經禪法千錘百鍊所得的皈依功德,才能放下我執、我見及慣於造作的心,將自己精純成一個最好的密系法器,全然用持法生命去承受佛法密系的教導與加持。心法:「視眼前一切情境為本佛的化現,金光明的幻化」,在修習密法上「金光明的幻化」尤其重要,唯有它能強而有力的轉換行者修法過程的一切「魔考」成為「佛考」,使行者過關斬將,不因為一時的障礙而退失道心!

正覺法教運用圓滿的修法儀軌,可以幫助照顧眾生的菩提願及皈依的心,使眾生在習法的過程中將所有可能遇到的障礙減至最低,也可使整個修法的過程更為莊嚴神聖。一個善護念自己慧命的行者,在接受正覺的法教之後,應該懂得觀照自己的心念,珍惜自己所學的法;把人世間的是非因果和修持的標的釐清,不讓外在的成敗得失毀壞了自己內在的清明智慧。能夠做到這點,必然成為十方諸佛所讚歎的法王子。

~金光明~

 節錄自

道次第六-3:親近金光明法脈傳承──只有開顯本有覺性、了知金光明海,認識並代表本佛接引眾生的大善知識,才能傳授最究竟圓滿的金光明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