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0日 星期四

金光明宗禪訊第97期【道次第四-3:確認本有覺性是解脫生死輪迴諸苦,不再無明的唯一根本】

 111年6月


道次第四-3:確認本有覺性是解脫生死輪迴諸苦,不再無明的唯一根本】

4.3-1 無明產生的愛染是三界六道生死流轉之因

如果生命只是從生到死,沒有更深邃的意義和內涵,那出生為動物也好、植物也罷,都是經歷從生到死的過程,只是植物的靈性低,動物的靈性較高,高到如人類有喜怒哀樂的情緒、有悲歡離合的苦樂,直到最後生命結束……苦也好、樂也罷,仍然是一場生到滅的輪轉,沒有太大的差別。

於焉古來人間的智者經常思維:生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生命存在的意義是甚麼?從觀察一隻螻蟻的生死到宇宙萬象生滅的更迭,他們慢慢明白一件事情:生命從生到死,面臨不同的情境,會有不同的感受,對每個人來講,都有各自認為特別重要、別具意義的事物,但就整個法界而言,卻只是滄海一粟,根本無關痛癢,人們關注一己的好惡喜樂,從一個世代到一個朝代,從一個朝代到一個紀元,物換星移間就只是生與死的反覆更迭,千古風雲人物的事蹟就像長夜裡奔向高空的一束煙花,短暫的絢爛後隨即歸於寂靜……,人們必須超越世間紛紜萬象的干擾,才能為生命永恆美好的真相下註腳。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後,揭示眾生生命因為「無明」遮障,身陷紛紜萬象的幻相之中,在夢幻中受苦,不能認識「本自圓滿」永恆美好的真如佛性;夢幻之苦,是無明苦,是迷障。若是從出生到死亡的因緣果報來看,「無明執著產生的愛染」也是生命經歷生死老病後,必然墮入下一世輪迴的因。佛法認為:沒有覺醒解脫的生命必然會因無明執著產生的愛染耽著於世間諸相,在三界六道的大迷宮裡不斷輪迴、投胎、受報,永無出期。為什麼?因為三界六道就像個大轉盤,生命在迷宮裡執著愛染,就像珠子掉落在轉盤裡,不管轉盤怎麼轉,珠子只是從轉盤的一個角落跑到另一個角落,當業報壽終,業力推動著轉盤,生命旋即投胎到了另一區的迷宮。或許有人因為一世豐衣足食的福報覺得沒有尋求解脫的必要,然而三界六道的迷宮這麼大,如果沒有覺醒,不能自覺的生命會一直在迷宮裡頭轉,這一世幸運轉到好福田,下一世難保還會稱心如意!這就是為什麼佛法把「生命覺醒解脫」當作「一大事因緣」的原因。

佛法是覺醒之教、幫助眾生突破「夢幻的無明」,但是並沒有否定和破壞世間的是非黑白、善惡對錯,而是直接透過觀照,悟到本來面目,稱為「由迷轉悟」。無明的斷除,佛弟子應踩在第一義諦聆聽、受法與實修,才是真正的如法實修。

4.3-2 本有覺性的開顯

《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裡的「無為法」指的就是「本有覺性的開顯」,金光明法門對於本有覺性的闡釋,自當以最為究竟的第一義諦為基準,行者的修法暫不論或權或實,最終也都同樣要契入這個精準的位置,不能有絲毫的偏失。從破除無明晦暗、開顯本有覺性過程,宗門提出大圓鏡來比喻行者持修的正觀之法,並以「清、靜、圓、明本覺正觀四要點」作為校正偏失的圭臬,本覺正觀四要~以明鏡為述例:

◎ 清:鏡質清澈無濁,喻唯一的純淨覺知;行者持正觀之法是唯一的純淨覺知。

◎ 靜:鏡態平靜不動,喻寂然不動的本覺;行者持正觀之法應以平靜的內在面對外境。

◎ 圓:鏡體圓滿無損,喻圓滿無缺的覺體;行者持正觀之法其內涵的當體圓滿無缺。

◎ 明:鏡相鮮明無雜,喻覺察無所不照,無所不明;行者持正觀之法無所不照、無所不明。

從反聞悟見的覺性本質,宗門提出本「空、明、淨、定、圓、通」本覺六性德作為破邪顯正的印證。本覺六性德~

◎ 本空:當體即空故,本空。

◎ 本明:光明無闇故,本明。

◎ 本淨:清淨無染故,本淨。

◎ 本定:真如不動故,本定。

◎ 本圓:圓滿無缺故,本圓。

◎ 本通:超越無礙故,本通。

甚麼是本覺?簡單講世間所有東西都不是祂,因為世間一切東西都是法相(表面),本覺就是法相當下內蘊的覺體。世間萬物都遍尋不得祂,可知,一取法相就是錯謬!惟有離一切相才能直取法性,認取以後,祂就變成你內持的正念,亦是你未來解脫生命的核心亮點,我們稱為「始覺」。

本覺六性德,闡明本有覺性是真如不動,無修、無證、無所得。行者因地起修,應掌握本覺正觀四要,可於果地契証本覺六性德。

4.2-3 確認本有覺性是解脫無明的根本

佛法談到解脫無明,在法的論述和實修上都必須十分精確清晰,不容許有絲毫的含糊混沌,縱然佛法的經論博大如三藏十二部,論及解脫無明,行者的受持,仍然必須回到本有覺性;行者的實修,也必須穩穩地踩在本有覺性的位置。對於實法行者而言,這是他體悟覺性後安住的正念;對權法行者來說,這是它受法後被叮囑必須時時薰修熟稔的正念動作,也是由權入實前培養習力的溫室。

回到本有覺性的位置,就可以從根本處解脫生死老病的眾生苦,佛法解決無明的根本就是這個,不是世俗的趨吉避凶,也不是外道的神通變現;當下的解脫頓超,不需要在善惡之間辨明決斷,更不能在因果承受裡取捨撿擇,正覺佛法的國度裡,解脫無明沒有依附於世間法相的虛妄神通,唯一真正的神通就是行者認取本有覺性從夢幻中醒過來,讓生命從幻相到實相就是最大的神通,稱為「漏盡通」。

諸位見過水波蕩漾激起的漣漪嗎?漣漪的圖紋雖然美麗,卻讓我們看不清楚水底的景物。眾生的本有覺性是放在水底的鑽石,習氣像是那蕩漾的水波,它可以創造出多采多姿的璀璨人生,卻也攪亂水面原本的平靜,讓人們就不到水底鑽石的光彩,迷失在娑婆幻相中而忘失了自我。只要行者有能力穿透水面波紋的干擾,當下便可見到水底鑽石耀眼的光彩,頓法開示的精要在此,實修難易的關鍵也在此!

「確認本有覺性」是解脫無明的根本,上根上智者,於領受本有覺性的開示當下,照破五蘊習氣的假相而見證本心,進入頓法頓悟的實法修持,從此而後是窺得生命蹊徑後的恆持成長。中根中智者,對「覺」有所體悟後,依持權法正念在「覺行相應」學習中繼續深入、安住、保任,很快也能在「確認本有覺性」的位置「由權入實」,掌握本具的超然覺性。下根下智者,只要能依循宗門法教的學習,薰修戒、定、慧的「覺行相應」功夫,漸次薄弱自己的貪、瞋、癡等習氣,最後也能持權法正念見到水底鑽石所散發出來的美麗光彩,悟道解脫。

「由權入實」之前,無明煩惱的生命就像一片雜草叢生的花園,需藉由經常修剪(降伏)來維持優美的景觀,行者此時靠著習力的成長和堅固作為「降伏」煩惱的行持。「由權入實」之後,才到達將無明煩惱「斷除」的開始位置,由此而後,從初斷到斷盡的發展,行者的生命就像同兩個重疊的同心圓盤,上面的圓盤(暗黑)是原本無明妄心的你,下方的圓盤(明亮)是擁有真如自性的真我,真如覺性之光會從兩個圓盤重疊的中心處向上透出一個亮點,行者從小亮點開始修持「覺行相應」,讓光亮逐漸在上方的圓盤擴散,最後上方的圓盤能和下方的圓盤一樣通透光亮且合為一體,就是究竟覺了。

~金光明~

 節錄自

道次第四-3 確認本有覺性是解脫生死輪迴諸苦,不再無明的唯一根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