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無常、無我、涅槃、實相的修行之路

無常、無我、涅槃、實相的修行之路

第一章  遊子的呢喃

    兩千五百年前,在印度貴為王子的悉達多放棄了人間的榮華富貴,轉而走入宗教修行之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悉達多在成長歷程中,發現了生命內在對真理最真切的渴望〈即對於生命實相不能透徹的困惑和不安〉;這種渴望超越了人間世俗慾望的滿足,於是他開始了修行的生活,幾年後見證了佛性,並得到圓滿自在的生命。
 
      那麼對我們來說,在現世浩瀚佛海中,究竟修行的方向在何處?生命的標的又是什麼?很多人搞不清楚,而且因為對修行缺乏清晰及完整的概念,終其一生得到的是錯誤的結果;也有很多人因為修行方向的偏差而迷失其中。所以我們希望能將金光明宗及其法教介紹給大眾,希望能帶領有緣之人走上正確的修行之路。
  然而,對於一個初修行的人,如何判斷一個法門的法教是不是正法呢?佛陀所說的「四法印」提供了一個普遍性的參考標準;這四個法印分別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和諸法實相。「無常」和「無我」代表娑婆世間運作的實相,眾生的無明我執使他沒有智慧接受這個事實,也因為不能明瞭所以最終會承受生死輪迴諸苦,生命不能解脫自在,如果我們期待藉由宗教的學習獲得世間圓滿,讓事事都順心如意,這在一開始的「因」就違背了「無常、無我」的自然法則,最終的「果」必然無法心想事成。金光明法門教授「正觀正念」的究竟法教,讓行者從生活情境的實修中洞悉佛陀所說的「四法印」,而不只是在佛法的知見上做學問。
在此簡要介紹金光明宗的禪修道次第:這個道次第傳遞的是佛陀正覺的法教,我們會幫助修學者建立起對道次第的正確理解,接著修學者需要自己身體力行,才能使頭腦中的知識產生質變,將原本只是文字語言的佛學概念轉化成生命的特質,讓修學者不僅能夠擺脫過去的行為慣性及習氣干擾,還能把一切外在粗淺的表現轉為走入內在精細的覺知觀照。
  所以,若佛陀的究竟教義是﹃正覺﹄,那麼金光明禪法便是行者要實踐佛陀教法的必要基本修持。在深入教法之前,我們先看看師兄姐們來到金光明宗的緣起故事吧!也許當中有與你類似的心路歷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